伟德betvlctor国际官网欢迎您!!
伟德国际首页 院长信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学科介绍
蚕学学科
发布时间:2023-06-07 作者: 浏览次数:1030

一、学科沿革

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蚕学专业最早创建于1906年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蚕科,是当时仅有的三个专业之一,1927年停办。1960年,山东农学院设立蚕桑专业,当年招生30人,1962年专业停办。1971年,山东农学院园林系招收第一届二年制工农兵学员,专业名称为林果专业,专业课程含林、果、蚕、菜。1972年,园林系恢复蚕桑专业招生,学制为二年半。1973年,蚕桑学制改为三年。1976年改办蚕桑进修班,学制一年,学员大多为调干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于山东农学院园林系设立蚕桑专业,学制为四年制本科。1979年,园林系分为林学系和园艺系,在林学系内设蚕桑专业,1993年林学系调整为伟德betvlctor国际官网,蚕桑专业改名为蚕学系。1996年蚕学系获“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1年蚕学专业2名教师遴选为其他高校和本校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6年和2002年蚕学专业两次被列为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列为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特色专业。2008年蚕学专业评为山东省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009年家蚕病理学评为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同年本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1年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动物生产类A+专业。

二、学科简介

1师资队伍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全部具博士学位,其中2位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聘请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2人。现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

2、教学科研条件

本学科现有4个研究型实验室,即蚕桑病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家蚕生理生化研究室、应用微生物研究室、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学生实验室4个。与本校动科院共建山东省动物科学重点实验室及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重点实验室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与本校林学等学科共建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1个,拥有仪器设备1000多万元。在泮河校区建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基地1处,其中桑园20实习与科研楼2400m2、玻璃温室大棚及冬暖式大棚各1座。

3、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

本学科注重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多次被评为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实践教学先进集体,是教育部实践教学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成为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点。先后有12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省、校奖励,其中本专业作为重要试点单位完成的“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至今,专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曾获“互联网+”国赛铜奖、省赛金奖,”创青春”省赛金奖等奖励10余项。专业30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生30硕士生200农业推广硕士26本科生1400多人,本、专科函授生1000多人,为蚕桑生产部门培养技术人员1800多人。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基本上均为100%以上,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50%以上,也是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

4、科研工作

(1)主要研究方向

① 家蚕病理与蚕病防治:主要研究桑蚕病原微生物对家蚕的致病机理及分子诊断、蚕病发生与流行规律、蚕病综合防治技术、蚕病消毒药物和治疗药物、消毒药物的消毒机理、治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

② 家蚕生理生化与养蚕新技术:主要开展低成本家蚕人工饲料新配方及加工工艺、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研究、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家蚕营养生理及蚕用叶面添食饲料的研究、家蚕内分泌及其应用研究等。

③ 家蚕遗传育种与林木(桑树生物技术育种:主要开展人工饲料育蚕品种和广食性蚕品种的培育、茧丝质性状的遗传模式研究、家蚕抗氟性的遗传研究与抗氟性蚕品种选育、春用和夏秋用蚕品种选育开展了林木功能物质的代谢调控机理、林木抗逆分子机制、桑树优质高产栽培和高值化利用采用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研究林木的优质高产栽培生理基础,林木抗逆性和重要次生物质代谢密切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④ 蚕桑生物技术与综合利用:主要开展以桑、蚕为原料研制治疗糖尿病和降血脂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其对人体的生理效应的研究、桑树内生菌及其开发利用、拮抗菌与生物农药研究等。

 ⑤优质高产高效蚕业综合技术研究:主要开展蚕业集约化经营模式与蚕业产业化研究、桑园草本式栽培、条桑收获等速生丰产省力化栽桑技术研究、小蚕共育标准化、小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技术研究、大蚕大棚全年条桑育技术研究、熟蚕方格蔟自动上蔟配套技术研究、蚕桑复合经营提高综合效益的研究等。

在以上研究方向中,家蚕生理生化与人工饲料养蚕、桑树功能基因、主要蚕病检测技术及防治措施、家蚕人工饲料育品种、高产优质高效蚕桑综合技术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有些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近5年科研项目

5年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试验站)、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20多项,科研经费1000万元。

(35以来科研成果

  • 获批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撰写地方技术规程8

  • 省力高效高效大棚条桑养蚕配套技术(鲁农科教字[2019]20号)

  • 基于量子点标记仿生荧光免疫分析同时检测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和敌百虫的方法,ZL201810741812

  • 一种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911178090

  • 一种纳米酶标记仿生免疫分析检测磺胺嘧啶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911070649

  • 一种利用转长链非编码RNA基因砧木增强果桑耐盐能力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0748622.8

  • 一种割桑机高度调节装置及辅助刹车转向装置国家发明专利CN202111323717.6

  • 一种桑树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及利用其增强桑树耐旱能力和提高桑白皮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2111323717.6

  •  一种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ZL202010205084.8,国家发明专利,2021.7

  • 一种快速制备COF@NH2-CNT复合材料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0257334

(4)近5年发表论著情况

5年本学科教师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30多篇,《SCI》收录20篇。参编中国养蚕学》、《中国桑树栽培学》《中国现代果树栽培(上下册)》《支原体学》等著作8部。

三、今后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

1、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学术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改造学科内涵、调整研究方向和提高科研水平为重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2、改造学科内涵

加强与经济资源昆虫、微生物、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专业口径。逐步发展成为以蚕桑为特色和优势,以经济资源昆虫、微生物资源等为重要研究方向的新型学科。

3、科学研究

调整和深化现有的研究方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突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蚕桑学科,加强以特定生物资源(蚕及其他资源昆虫、资源微生物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研究。

重点加强以下3个方向的研究:

1)现代蚕业技术体系的研究:针对蚕桑发展相对滞后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以速生丰产和省力化为重点,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对适于经济发达蚕区的栽桑养蚕配套技术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创立“杂交桑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全年条桑机械化收获、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大棚省力化条桑育、熟蚕方格蔟简易自动上蔟、养蚕大棚蚕菜结合复合经营”等配套技术。

2林木(桑树)功能基因研究:林木功能物质的代谢调控机理、林木抗逆分子机制、桑树优质高产栽培和高值化利用。

3桑蚕病原微生物对家蚕的致病机理及分子诊断重点开展家蚕微粒子病、家蚕血液型浓病、人工饲料育蚕病原菌发病规律研究,开展环境友好型高效消毒剂研究。

4、学术队伍建设

加快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使本学科学术队伍总人数达到8以上,博士生导师3人以上,45岁以下教师出国深造1-2人。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本学科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研究生导师。

5、人才培养

开展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为蚕茧主产区或行业头部企业培养人才

加强和扩大研究生教育,每年招收硕士生10-15人,博士生3-4人。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电话:0538-8249164 8247859